24节气丨大暑:何以消烦暑,心静自然凉

来源:大地仁咨询      公司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-07-22 09:20:06
西瓜冷饮小风扇,空调暑夜夏无眠。
一年中最热的日子——大暑到了。
7月22日是今年的大暑节气,也是夏日的最后一个节气。
“暑”是炎热的意思,“大暑”意指炎热之极。
此时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。
大暑节气有哪些物候特征?各地在这一天有哪些独特的习俗?要安度盛夏,养生方面又有哪些讲究呢?
大暑三侯
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:
一候腐草为萤丨大暑时,萤火虫卵化而出,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。
二候土润溽暑丨天气开始变得闷热,土地也很潮湿。
三候大雨时行丨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,这大雨使暑湿减弱,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。
大暑习俗
饮伏茶丨伏茶,即三伏天喝的茶,由金银花、夏枯草、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,有清凉祛暑的作用。
晒伏姜丨伏姜源自中国山西、河南等地,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,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,在太阳下晾晒。充分融合后食用,对老寒胃、伤风咳嗽等有奇效,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。
烧伏香丨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,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,可冶多种顽疾。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,祈求风调雨顺,百谷丰登。
送“大暑船”丨送“大暑船”是浙江沿海地区,特别是台州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,其意义是把“五圣”送出海,送暑保平安民。送“大暑船”时,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。
大暑节气的习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。例如:鲁南地区“喝暑羊”、福建莆田吃荔枝、广东地区吃“仙草”(“六月大暑吃仙草,活如神仙不会老”)、台湾地区吃凤梨
大暑养生小贴士
"大暑,斯时天气甚热于小暑,故名大暑。"此时我国部分地区雨量丰沛,湿度较大。因此大暑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"避暑、祛湿"。
睡子午觉丨大暑时节正值盛夏,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季节。《黄帝内经》称"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",但白天过长的工作时间可能会导致困乏和效率低下。解决方法:在午时(11点-13点)时段小睡一刻钟至半小时,或闭目养神,能有效缓解身心疲劳状态,改善下午工作效率。
散步健身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气候又多湿热,本身消耗已经很大,因此不建议此时剧烈运动,以免给心肺系统带来额外负担。清晨或傍晚在环境优美之处散步是最佳的运动健身方式,舒活一身经络的同时亦能愉悦心情,缓解压力。
吃姜驱除寒气丨俗语说“冬吃萝卜夏吃姜”。吃姜有助于驱除体内寒气,子姜炒牛肉、子姜炒木耳等菜式都可尝试。但吃姜的时间也有讲究,最好不要在晚上吃。
家禽肉进补丨冬补三九,夏补三伏。家禽肉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,其次是脂肪、微生物和矿物质等,相对于家畜肉而言,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,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。鸡、鸭等家禽都是大暑进补的上选。
多饮暖水药食粥丨大暑养生,讲究补水。建议可饮用白开水,小口多饮。同时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。典型的“度暑粥”如绿豆百合粥、苦瓜菊花粥、薏米小豆粥等都具有补气清暑、健脾养胃的功效,可以帮助我们安度盛夏,加入淮山、茯苓等药材,祛湿效果会更好。
消暑切莫动“肝火”丨大暑时节高温酷热,人们易动“肝火”,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、无精打采、食欲不振等问题,也被称为“情绪中暑”,这些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。专家提醒,盛夏时节一定要避免生气、着急等极端情绪,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,应尽量做到“心静自然凉”。
这个靠空调、冷饮、冰西瓜“续命”的节气,虽极热,却是万物生长极为繁茂之时,也是丰收的象征。大地仁温馨提醒您:高温来袭,注意防暑与休息。
七月流火,让我们继续保持对工作与生活的热情,穿越烈阳,奔赴季节的下一场旅行,让这个盛夏的每一次付出更接近收获。